商标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更新时间:2020-12-01 15:21:12
商标的管理,从管理机关分,包括商标的行政管理、商标的司法管理和商标的企业管理。
商标的行政管理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对商标的注册、使用、转让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商标的注册管理、商标的使用管理和商标的印制管理。
商标的司法管理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审理商标侵权纠纷、受理不服商标行政管理的司法审查以及侵犯商标专用权构成犯罪的起诉和审判工作。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标权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对于商标主管机关作出的行政管理决定,有关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检察院立案起诉。
商标的企业管理,又称商标的自我管理,是指商标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为使用或者保护自己的商标所进行的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建立各自内部的商标管理制度,设立专职或兼职商标管理人员,研究和制定商标管理措施,制定商标战略和策略,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商标专用权。
由于商标的使用广泛涉及市场秩序,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消费,也关系到企业自身的信誉和经济效益,所以国家和企业都应加强对商标的管理。具体而言,我国建立商标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规范商标的注册、使用等行为,发挥商标的识别功能,确保商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化、秩序化发展。
第二,可以增强企业和商标使用人的法制观念,维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利益,避免和减少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案件。通过加强管理,可以督促企业树立商标意识,实行名牌商标战略。同时,加强商标管理,可以减少和制止侵犯商标权行为,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利益。
第三,有利于加强商标立法,完善商标法律制度。我国利用法律手段管理商标的时间还不长,商标法制也不太完善。加强商标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修改和完善商标法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