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您的电话号码仅用于注册登录,我们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您的信息安全,请放心提交。
会员注册
您的电话号码仅用于注册登录,我们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您的信息安全,请放心提交。
对于企业常用税种的计算,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公式,还要掌握以下税种的计算方法:
回顾:企业常用的计税公式(1)。
1.个人所得税。
以工资薪金税为例: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阈值。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
“工资薪金所得”只是个人所得税的一种。税收还包括:劳务报酬所得、股息红利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等。
2.印花税。
应付印花税=“合同”金额×对应税率。
印花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税。印花税税率设计,遵循负担分担、税负较轻的原则。因此,印花税税率相对较低。
比如:购销合同、技术合同等。,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计算;
营业执照,每张贴花五元;房屋租赁合同,按租赁总额的千分之一执行。
3.残疾人保障基金(公司成立三年后支付)。
根据员工人数,每年有不同的标准。
4.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依法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适用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为县、镇的,适用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县、镇以外的,适用税率为1%。
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市区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本期应纳增值税/消费税×7%;
所在县镇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本期应纳增值税/消费税×5%;
不在市区、县城或建制镇的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当期应纳增值税/消费税×1%。